■【探寻】很古老、最新鲜的宜春,一起发现!
“宜春汽车西站到了,各位乘客带齐行李物品下车!”
一辆辆大巴,“风尘仆仆”地驶来,来来往往的乘客穿梭其中,还不乏摩的师傅、旅馆堂客们、黑车司机的拉客叫喊声,一幅幅画面在脑海里闪现...
在高铁飞机还没有四通八达的年代,客运站好像更能代表青春里那场“说走就走”的旅行,拿上车票就能立马出发。
您曾经多少次在车站驻留与等待?进城游玩,赴外求学,或是探望远方的亲朋好友……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喧闹拥挤加上难闻的混合汽车站的汽油味,这是大多数人对客运站的第一印象。
记忆里的汽车站,是被归家心切盖过的浓重汽油味,是妈妈怕我吐旁边小店买的那包姜,是小小的我站在路边等车进站的期盼,是喊着“新坊新坊马上出发,西村西村快上车!”车门探出半边身子的售票阿姨,是起点,也是终点...
车站就是人们生活中的驿站,将每个人送往不同的目的地。位于袁州老城区平安路上的这座汽车站,而它自己,如今也走向了自己的终点!说他是汽车站而非西站,因他是宜春最早的汽车站搬迁过来。
听老一辈的人说,96年的时候,宜春的第一个客运站建立在如今的老党校对面,后火车西站旁新开了汽车南站,于是老汽车站搬迁至此,改名叫汽车西站。
前不久,在车站玻璃门上一张醒目的通知,上面写着:“即日起,汽车西站搬迁至汽车东站(高铁站旁)。需乘客的旅客可选择原运行线路的就近公交站台候(乘)车!”
此外,除了醒目的通知牌,以前汽车西站几个字已换成和信车行,也在告诉着前来乘坐客运的旅客,如今再也无法从这个地方把大家“运送”回家。
从繁华到落寞,也算半个见证者。明知道黄土早已盖过它的脖颈,但当命运终于向它宣布“死刑”的时候,心头还是免不了被刺了一下。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客运站里人头攒动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,萧条到你想不到!看见眼前的这一幕,还是被“惊”着了。
这个平日人头济济的客车站,一眼望去,一片空落落。大门已经关上,只能透过窗口看见里门的场景,人工售票窗口前,检票处,曾经车水马龙的进出站大门,如今冷冷清清。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过去常常去汽车西站回西村的刘大姐,对客运的变化也深有体会:“明显感觉现在坐客车的人变少了。
她说,“已经很久没有坐过客车回家了”,早些年客运还十分红火。在06年的十一假期,她从汽车西站坐车回家,光买票排队就花了2个小时。现在却早今非昔比。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走访中,间遇见一对对外地返乡的乘客,言语中得知:她刚从外地回家,准备乘车去往竹亭,殊不知此处再也等不到回家的车...
唉,既生瑜,何生亮!客运班车的辉煌,是否“黄鹤一去不复返”了呢?其实,宜春人对于客运西站的记忆,并不仅仅只有汽车站,还有各式各样的批发市场、电器市场......这些所有,共同组成了宜春人的喜怒与哀乐、兴衰与成长。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但近年来,伴随着它们一个个的退场,原本的模样,逐渐在记忆中模糊不清。它就像一个得了重病的老人,不知道下一刻,等来的会不会是一封病危通知。
终于在今年的三月份,陪伴无数宜春人的客运西站退出历史舞台了。说告别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,但有时候,不得不这么做!
如今,高铁、飞机和一些私家车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,舒适快捷成为首选。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,长途大巴开始实行实名制,客运站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长途客运站越来越冷清,甚至面临关闭。
汽车站!这次正式与你“告别”!
分分合合,世界道理,人与人之间,总会面临各种“离别”!在宜春人心里“汽车西站”是一种特别的回忆。
这一回,真的和我们说再见了!隔着屏幕的你,此刻,有什么感想?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权责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传播,如有侵权或违规内容请及时与我方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